当初跳多高,现在就多慌!特朗普明抢,乌克兰不出兵,丹麦靠谁?
2025年1月12日,格陵兰岛总理公开宣布要摆脱美国和丹麦的影响,寻求独立自主。对此,一位美国高官评论说,如果格陵兰人民希望加入美国,美国应该接纳他们的愿望。同一天,格陵兰岛总理表示愿意与美国前总统进行对话,他强调格陵兰岛属于格陵兰人民,当前的现状必须改变。与此同时,丹麦政府已主动联系美国方面,表达了加强美国在格陵兰岛军事存在的想法,以此来避免美国方面提出对格陵兰岛的主权要求。
八号那天,某位前总统的儿子访问了格陵兰岛。之后,一位知名企业家在其社交媒体上转发相关消息并评论道:“如果格陵兰岛民众希望加入我们国家,我乐见其成,并热烈欢迎他们。”
看来马斯克也要支持那位总统候选人了,并且似乎计划吞并格陵兰岛。然而,丹麦人对此强烈反对!1月12日,一位丹麦议员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请求某个北方大国协助丹麦,阻止可能的“入侵”,但随后又删除了这条帖子。 这起事件反映出格陵兰岛主权问题背后复杂的国际政治角力。
对俄罗斯潜在侵略的恐惧,让欧洲国家寝食难安。然而,俄罗斯军队还没行动,他们的盟友却先出手了。丹麦成了这场博弈中的牺牲品,几乎耗尽了全部军备支援乌克兰,如今面对美国的“指挥棒”,已毫无抵抗之力。现在,北约除美国外,其他成员国都已弹尽粮绝,美国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控这些国家的资源。毕竟,美国在北约拥有众多军事基地,这些国家若不听话,美国可以直接“接管”。而丹麦,曾是北约内部反俄最激进的国家之一,不仅倾尽全国火炮支援乌克兰,丹麦首相还高调宣称囤积大量物资以防俄军入侵,不料反而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”,如今却成了任人摆布的局面。
丹麦慷慨援助乌克兰大量重型武器,却又指望俄罗斯军队来保护格陵兰岛的安全,这种做法着实令人啼笑皆非。欧洲国家纷纷声援乌克兰,将大量武器装备运往乌东战场,却忽略了自身安全,面对潜在的外部威胁,显得有些力不从心。丹麦的举动,以及欧洲国家目前的处境,正应了那句老话:爬得越高,摔得越惨。
眼下丹麦似乎只能向俄罗斯、中国、法国或伊朗寻求帮助,以应对来自某国的潜在威胁,保护格陵兰岛的安全。关键在于丹麦是否会主动寻求外部援助。格陵兰岛人完全没有理由加入那个国家,那里社会福利垫底,枪支暴力又严重泛滥。相比之下,格陵兰岛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,加入那个国家根本不符合他们的利益。试想一下,如果墨西哥也渴望加入,或者哥斯达黎加积极争取,甚至波多黎各多次公投希望加入,那个国家都会拒绝。既然如此,如果另一个国家的人民希望加入某个国家,那这个国家就应该秉持相同的原则,做出回应。
如果某位领导人真的要对格陵兰岛采取军事行动,丹麦很可能再次选择迅速投降。丹麦军队只有1.7万士兵,大部分重型地面装备都支援给了另一个国家。有人猜测那个国家是否会出兵帮助丹麦,但该国媒体很快回应称,虽然两国签署了安全协议,但协议并不意味着必须出兵保护丹麦。这让人不禁想起,该国加入某军事联盟后,联盟成员国拒绝提供帮助的情况。可见,协议对于某些国家来说,往往缺乏实际约束力。
据某美国新闻网站报道,丹麦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已使其自身国防能力严重削弱,几乎到了无力抵抗外部军事行动的地步。报道认为,如果某国想要夺取格陵兰岛,只需发动一次迅速的军事行动便可轻易得逞。丹麦甚至可能需要寻求其他国家的军事支持,来维护自身的安全和领土完整。
格陵兰岛正酝酿独立公投,并计划随后加入某大国。该大国在其境内的军事基地驻扎兵力曾高达万人,实际上早已在此拥有强大的军事存在。此次行动与其说是合并,不如说是形式上的“收编”,更像是某位前领导人的政治作秀。而长期以来大力支援其他国家对抗俄罗斯的某北欧国家,如今却发现自己的盟友,在耗尽军火之后,反而从背后对其“下手”,这令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与该大国的关系,以及该如何看待其在全球战略中的举动,特别是针对其他大国的战略意图。 他们积极参与针对某些国家的行动,不禁引发人们思考:这些北欧国家究竟如何看待这一事件?
眼下,即便未能实现对格陵兰的吞并,也能借此机会争取在格陵兰获得更广泛、更深入的国防合作权利,以及更低的关税和更优惠的自然资源开采权,特别是对稀土资源的开采权益。
#深度好文计划#
